香港电影的辉煌与没落
一、辉煌时期(1970s-1990s)经济与产业基础金融中心地位:依托香港作为亚洲金融中心的经济实力,电影工业获得资本支持,邵氏、嘉禾、新艺城等公司形成完整产业链。人才聚集:吸纳内地、台湾及东南亚人才(如李小龙、林青霞),培育本土巨星(成龙、周星驰、周润发等)
一、辉煌时期(1970s-1990s)经济与产业基础金融中心地位:依托香港作为亚洲金融中心的经济实力,电影工业获得资本支持,邵氏、嘉禾、新艺城等公司形成完整产业链。人才聚集:吸纳内地、台湾及东南亚人才(如李小龙、林青霞),培育本土巨星(成龙、周星驰、周润发等)
香港电影,这抹在华语电影史上的浓墨重彩,曾让全球为之倾倒,被誉为"东方好莱坞"!
众所周知,2024年香港影市接连出现两部单片票房过亿的港产片,分别是《破·地狱》1.4亿港币,《九龙城寨之围城》1.07亿港币。这两大商业强片的联合助攻之下,香港本地市场仍然没有整体优异的表现,香港电影市场的寒冷简直是冰冻三尺。
前段时间有一个新闻,3月22日,香港电影工作者总会举行2025年度春茗晚宴。古天乐作为会长,与一众演员共同出席。接受访问时,面对记者关于行业寒冬的追问,古天乐表达了对香港电影前景的无限担忧。
由香港特区政府驻北京办事处与北京百老汇电影中心携手呈献的“新镜香港 城市回响——2025港影新锐系列观影及交流”活动3月29—30日在北京举办。来自香港及内地电影产业及学界人士、媒体代表及观众,聚焦香港新生代电影创作力量,共同探讨两地电影产业合作与人才培育的新
1990年代,香港电影是亚洲的“东方好莱坞”。周润发的风衣、周星驰的无厘头、成龙的搏命一跃,构成了几代人的青春记忆。
3月29日,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驻北京办事处(香港驻京办)与北京百老汇电影中心携手呈献的“新镜香港 城市回响——2025港影新锐系列观影及交流”活动在北京正式拉开帷幕。活动邀请了来自香港及内地电影产业及学界人士、媒体代表及观众,大家齐聚一堂,聚焦香港新生代电影
当日播映的首部电影为导演陈小娟执导的剧情片《虎毒不》。影片讲述了一位新手妈妈在家庭生活中面临的现实困境,刻画了现代都市女性的生存困境与情感挣扎。该片入围第43届香港电影金像奖“最佳女主角”等多项奖项。
香港电影,这抹在华语电影史上的浓墨重彩,曾让全球为之倾倒,被誉为"东方好莱坞"!
香港电影,这抹在华语电影史上的浓墨重彩,曾让全球为之倾倒,被誉为"东方好莱坞"!
她的故事,既是一部“软色情喜剧”的票房神话,也是一场关于女性自主权的无声宣言——毕竟,谁能想到这位被男观众奉为“人间尤物”的艳星,竟能在银幕上“露而不淫”,甚至用胸围保险单和商业帝国,书写出比电影更精彩的现实剧本?
不知道八零后、九零后的朋友,当年在录像厅看香港所拍电影的感觉,那就是“英语”化太强烈了!
曾经的东方好莱坞,如今连灯光师都跑去卖保险,场务白天送外卖晚上打杂,沈震轩开网约车被网友偶遇,梁茵在九龙湾端盘子,戴耀明混茶餐厅……这哪是电影圈?简直是职场版《活着》。
“我片酬可以降,只要项目能成。”这话要是换个二线演员说,估计能上热搜被夸敬业。但说这话的是古天乐——手握金像奖影帝、二十年如一日拍戏的香港电影“最后一块招牌”,结果呢?投资方照样不买账。
1987年,徐克与程小东以《倩女幽魂》为名,将蒲松龄笔下的《聂小倩》从纸墨间拽入光影世界。这一拽,不仅拽出了一段人鬼殊途的旷世绝恋,更拽动了整个香港电影工业的奇幻脉搏。第一部的故事虽脱胎于《聊斋》,却以颠覆性的视觉语言重构了“聂小倩”的魂魄——王祖贤白衣如雪、
2025年,内地电影票房市场突然爆发,仅《哪吒2之魔童闹海》一部影片就突破150亿人民币,继而带动光线传媒股票大涨。比较之下,香港电影业就显得十分惨淡。
2025年,内地电影票房市场突然爆发,仅《哪吒2之魔童闹海》一部影片就突破150亿人民币,继而带动光线传媒股票大涨。比较之下,香港电影业就显得十分惨淡。
在现场,古天乐宣布 “总会拍电影计划” 改名 “拍住上”,暗合粤语里 “一起挨” 的辛酸。
曾经,香港电影和歌曲不仅在大陆广受欢迎,于海外华人之中,特别是东南亚区域,拥有着极为显著的市场份额,就连在日韩也颇具影响力。但现今,于这些传统市场已然失去了昔日的辉煌。
刘青云零片酬出演《爸爸》,坦言“拍戏像做义工”TVB演员梁珈咏商场摆摊,梁茵转行餐厅服务员从业者现状:60%导演抱怨新人断层,武行日薪300港币